歡迎來到深圳市利勇安硅橡膠制品有限公司!
服務熱線:
134-2097-4883
利勇安官方二維碼
新聞中心
news
推薦產品
RECOMMENDED PRODUCTS
聯系我們
CONTACT US
手機號碼:(134-2097-4883)
郵箱:sale11@lyasilicone.com
具體地址:深圳市龍華區龍華街道龍園社區龍峰一路寶華工業區新2棟整套
發布時間:2025-09-20點擊:
液態硅膠(LSR)一體成型憑借其低粘度、高流動性、快速硫化的核心特性,在復雜結構制品的生產上具備極強優勢,是目前硅膠成型工藝中 “復雜結構實現能力” 的佼佼者。但它并非無限制,實際應用中會受材料、模具、工藝及成本等因素約束。
液態硅膠(LSR)在注塑過程中呈低粘度流體(通常粘度 1000-10000 cP,類似蜂蜜或機油),可通過高壓注塑填充模具細微型腔,配合自動化設備和精密模具,能實現多種復雜結構設計,具體體現在以下場景:
LSR 的流動性可輕松填充微米級紋路或微型特征,適合高精度產品:
例如:醫療領域的 “微型導管側孔”(孔徑 0.1-0.5mm)、電子配件的 “微型密封槽”(寬度 0.08mm)、光學部件的 “微透鏡陣列”(單個透鏡直徑 0.5-2mm)。
原理:低粘度流體能克服微小型腔的流動阻力,且硫化速度快(通常 10-60 秒 / 模),可精準復制模具細節,避免 “缺膠” 或 “紋路模糊”。
LSR 可穩定生產極薄壁厚的制品,且不易變形或開裂:
常規能實現0.1-0.3mm 的薄壁(如醫療輸液管的管壁、電子設備的超薄防水膜);部分優化工藝(如采用熱流道模具、精準控溫)可做到 0.08mm 的超薄壁。
對比:固態硅膠因膠料呈固態,流動性差,薄壁易出現 “填充不飽滿”,通常最小壁厚需≥0.5mm。
對于 “內部有交叉孔、盲孔、多層鏤空” 的結構,LSR 可通過 “模具抽芯” 或 “可溶性型芯” 實現:
例如:嬰兒奶瓶的 “防脹氣閥門”(內部有 3 層鏤空導流腔)、醫療呼吸面罩的 “內置氣流通道”(多分支內腔,直徑 1-2mm)。
關鍵:模具需設計 “活動抽芯機構”(如液壓 / 氣動抽芯),或使用 “可溶性鹽芯”(成型后溶解去除,形成復雜內腔),LSR 的流動性可確保填充至抽芯間隙的細微空間。
通過 “雙色 / 多色 LSR 注塑機”,可在同一模具中注入不同顏色、不同硬度的 LSR,實現 “一次成型、無拼接” 的復雜外觀或功能分區:
例如:兒童牙膠(軟質咬膠部分硬度 30 Shore A + 硬質手柄部分硬度 70 Shore A)、硅膠按鍵(透明頂部 + 彩色底座,一體成型無接縫)。
優勢:避免傳統 “二次粘接” 的脫落風險,且生產效率高(單模周期內完成多材質復合)。
可將金屬、塑料、玻璃等嵌件(如螺絲、電極、傳感器)預先放入模具,再注入 LSR,硫化后 LSR 與嵌件緊密結合,形成 “功能集成化” 的復雜部件:
例如:醫療監護儀的 “硅膠電極片”(內置金屬導電端子,LSR 包裹絕緣)、防水連接器(金屬針腳 + LSR 密封套,一體成型防漏)。
關鍵:LSR 與嵌件的熱膨脹系數需匹配(避免硫化后開裂),且模具需精準定位嵌件(防止偏移)。
盡管 LSR 在復雜結構上優勢顯著,但實際應用中會受以下因素限制,需在 “結構復雜度” 與 “可行性、成本” 之間平衡:
限制表現:復雜結構需配套 “高精密模具”(如多型腔、抽芯機構、熱流道系統、溫度控制系統),模具加工難度大、成本高(通常比普通 LSR 模具貴 30%-100%,甚至更高)。
典型場景:若產品包含 “3 個以上活動抽芯” 或 “微型鏤空 + 薄壁” 復合結構,模具可能需要采用 “聯動抽芯” 或 “超精密 CNC 加工”,單次模具投入可能超過 10 萬元(小批量生產難以分攤成本)。
限制表現:LSR 雖流動性好,但并非 “無上限”—— 若粘度過低(如<500 cP),易出現 “溢邊”(多余膠料溢出模具間隙,形成毛邊);若結構存在 “極窄流道”(如寬度<0.05mm),即使低粘度也可能因 “流動阻力過大” 導致填充不飽滿。
補充:高硬度 LSR(如硬度>80 Shore A)的粘度會顯著升高(可能達 20000 cP 以上),流動性下降,難以填充復雜細微結構,因此 “高硬度 + 復雜結構” 的組合通常難以實現。
氣泡問題:復雜結構(尤其是多內腔、深盲孔)易 “困氣”(空氣無法排出型腔),若排氣槽設計不當或注塑壓力 / 速度控制不佳,會導致制品內部出現 “針孔氣泡”,影響密封性或強度(如醫療導管若有氣泡,可能導致液體殘留)。
硫化均勻性:LSR 通過 “高溫模具” 硫化(通常 160-200℃),若結構存在 “厚壁 + 薄壁并存”(如局部壁厚 5mm + 局部 0.1mm),厚壁部分可能因 “熱量傳遞慢” 導致硫化不完全,而薄壁部分可能因 “過熱” 老化黃變。
脫模可行性:復雜結構需考慮 “脫模角度”—— 若存在 “倒扣結構”(如內部凸起無法直接脫模),需設計 “抽芯機構”;但若倒扣過深(如深度>5mm)或位置隱蔽,抽芯機構可能無法安裝,導致制品無法脫模(需放棄該結構設計)。
最小圓角 / 壁厚:即使 LSR 流動性好,也需遵循基本設計規范:最小壁厚建議≥0.1mm(過薄易開裂),所有棱角需設計≥0.1mm 的圓角(避免應力集中導致斷裂);若結構違反這些規范,即使能成型,制品也易在使用中損壞。
限制表現:LSR 模具成本高,且設備(如雙色 LSR 注塑機)投入大,因此更適合 “大批量生產”(通常建議年產量≥10 萬件,以分攤模具和設備成本)。
反例:若某復雜結構產品僅需小批量生產(如幾百件),采用 LSR 一體成型會因 “模具成本占比過高” 而不劃算,此時可能需改用 “固態硅膠模壓”(模具成本低)或 “3D 打印硅膠”(無需模具,但精度和強度較低)。
核心邏輯:結構復雜度需匹配 “模具可行性、材料特性、成本預算”,建議按以下步驟評估:
先看核心需求:若產品需 “高精度、薄壁、多材質一體” 且 “大批量生產”(如醫療配件、消費電子防水件),LSR 是最優解;
再查設計規范:核對結構是否符合 LSR 成型的基本要求(如最小壁厚≥0.1mm、無無法脫模的倒扣、流道無過度狹窄);
最后算成本賬:若模具成本占總預算比例過高(如超過 30%),且產量低,需考慮簡化結構或更換工藝。
實際項目中,建議盡早與 “專業 LSR 模具廠 + 制品廠” 協作 —— 他們可通過 “模流分析”(模擬 LSR 在模具中的流動、硫化過程)提前預判結構的可行性,避免后期因結構問題導致返工。